□唐美琳 記者 唐甜
春節(jié)假期結束,開學如期而至。綿陽疾控專家提醒,近期天氣多變,加之長假松弛后部分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學校生活節(jié)奏,開學后面臨心理和身體的雙重考驗,隨著開學季的到來,校園內人員眾多且密集,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和感染性腹瀉等“開學病”易來“湊熱鬧”,應注意加強防范。
“流行性感冒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學校家長應加強預防。”據(jù)綿陽市疾控中心公衛(wèi)所專家孫宏英介紹,冬春季是諾如病毒的高發(fā)季節(jié),該病傳染性強,以腸道傳播為主,病程較短,癥狀為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痛和腹瀉,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傳播;感染性腹瀉也是常見的“開學病”,往往在學校、幼托等人員密集地發(fā)生。
值得注意的是,學齡前兒童還易發(fā)手足口病,尤其是幼兒園和托兒所易發(fā)生集體感染;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幼兒園、小學等易發(fā)生流行。
“心理方面,需要注意開學焦慮癥。”孫宏英表示,開學后,部分學生還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煩躁易怒、渾身乏力的狀態(tài),嚴重的還可能出現(xiàn)食欲不振、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那么,開學季該如何有效預防和應對各類常見傳染病呢?孫宏英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應定期給兒童接種疫苗;與此同時,學校和家庭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與清新,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加強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學校應加強疫情監(jiān)測,制定晨檢制度和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如何應對開學焦慮癥?,孫宏英建議,學生群體在開學前及時調節(jié)生物鐘,備齊學習用具,安排時間溫故知新,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只要孩子努力地調整,再配合家長耐心引導、老師科學施教,學生就可以盡快‘收心’,以更飽滿的熱情開始新的學期。”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