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网址入口,日本七七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视频亚洲精品视频,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看

<small id="6umzp"></small>
<th id="6umzp"></th>

  • <object id="6umzp"></object>
    <object id="6umzp"><tt id="6umzp"></tt></object>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nèi)
    四川新聞聯(lián)播丨走進稻城 探秘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发稿时间:2022-08-22 09:52   来源: 四川觀察
      摘要:在甘孜州稻城縣,坐落著兩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和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它們一個探測太陽活動,一個接收來自宇宙的“天外來信”,技術水平全球領先。今天,就跟隨記者,走進“大國重器”。



      在甘孜州稻城縣,坐落著兩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和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它們一個探測太陽活動,一個接收來自宇宙的“天外來信”,技術水平全球領先。今天,就跟隨記者,走進“大國重器”。

      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 預計年底建成

      在稻城海拔3800米的色拉壩子草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已完成核心關鍵技術驗證,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該項目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承建,這兩天,科研人員正在對64個像鍋蓋一樣的天線進行調(diào)試。

      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副主任設計師 武林:發(fā)射信號已打開,請檢查(接收)功率是否正常。

      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監(jiān)理 黃珀瑜:接收功率正常,可以開始測試。

      中國電科39所天線項目負責人 李斌:由于建設工程量大、建設工期緊,而且天線測試結果受現(xiàn)場的溫度和風力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為了獲取準確的測試數(shù)據(jù),我們要對每套天線進行反復測試。最近幾天,我們每天加班加點,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晚上10點。

      據(jù)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底,他們將安裝完成313個天線,硬件設施全面建成。經(jīng)過調(diào)試后,明年,該項目將正式投入運行,而它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太陽射電活動探測裝置。

      記者 畢圓:我身旁的天線每個直徑有6米,313個天線圍城一圈,足足有3.14公里,它們?nèi)拷ǔ梢院螅瑢⑾裣蛉湛粯?,朝著太陽的方向轉(zhuǎn)動,同時接收太陽發(fā)出的電磁波。

      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副主任設計師 武林:接收到了電磁波以后,我們的設備可以以秒為單位,實時獲得太陽輻射的真實圖像,以此對太陽活動進行實時監(jiān)測,進而對太陽爆發(fā)所攜帶的高能粒子到達地球的時刻進行精確預報,為航天發(fā)射、地面電網(wǎng)、通訊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預警和保障。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 即將迎來驗收

      記者 畢圓:現(xiàn)在呢我們是來到了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而這里也就是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了,而它即將迎來國家的驗收。我們可以看到,這旁邊一個個長滿青草的小土堆和旁邊綠色的小方塊以及遠處的大水池和那18臺藍色的望遠鏡,它們都是不同類型的“探測器”,而它們的作用,就是接收來自宇宙的“神秘信息”。

      那么,“神秘信息”是什么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告訴我們,這個占地1.36平方公里的探測器陣列,就像是巨大的“集雨”裝置,接收來自宇宙的高能粒子雨。而去年,他們成功捕捉到的超高能光子就是他們接收到的最重要的“天外來信”。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 李會財:去年我們捕捉到來自天鵝座的一個最高能的光子,它是從4600光年外,來到了我們地球,是從那么遠的地方,來到我們地球,而且能量那么高。那么,我們就相信,我們宇宙線的起源有可能就來自天鵝座這樣的區(qū)域,這樣就為我們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有助于破解我們宇宙線起源之謎。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團隊首次在望遠鏡中使用新型硅光電管,讓相機有效觀測時間成倍增長。高能所90后女科學家楊明潔就負責望遠鏡相機的研制和安裝調(diào)試。忍著寒風和缺氧,這幾天,她一遍遍測試望遠鏡的各項性能,仔細檢查每個部位的運行情況,記錄測試數(shù)值。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 楊明潔:望遠鏡它會像“眼睛”一樣,緊盯著宇宙線穿過大氣層時發(fā)出的微弱光亮,而我的工作就是讓這些“眼睛”更加清楚準確地去捕捉這些光。同時呢,望遠鏡我們引入了新型的硅光電倍增管,使望遠鏡每天晚上可以開門“睜眼”觀測的時間達到10個小時以上,同時,望遠鏡也不會被月光“灼傷”。

      據(jù)了解,該項目也帶動了全國20多所高校聯(lián)合攻關,其中,四川大學和西南交大就在探測器電子學板和激光雷達等關鍵部件的研制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而拉索的建設也進一步提升了我省在物理領域的基礎研究能力和學科影響力。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員 張木:接下來,我們將借助高海拔伽馬天文、宇宙線的觀測優(yōu)勢,在四川建設以我國為主的國際宇宙線研究中心,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獨具特色、綜合開放的科學研究平臺。同時,為我國開展大氣、氣象、空間環(huán)境等多種形式的前沿科學研究提供天然的實驗平臺。

      稻城:打造天文+人文+生態(tài)全時空旅游目的地

      而隨著這些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落地,稻城縣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天文觀測地。目前,稻城正加快推進“旅游+科技”融合發(fā)展,打造以天文公園為核心,海子山、無名山、波瓦山為支撐的“1+3”天文景區(qū)。今年6月,天文公園核心景區(qū)已啟動建設。

      甘孜州稻城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 曉娜姆:天文公園規(guī)劃總投資約70億元,將建設天文公園核心景區(qū),推出生態(tài)照明星空AR秀、射電天文主題雕塑等。此外,還要建設海子山天文地質(zhì)觀光旅游基地、無名山教育科普科研基地、波瓦山天文觀測科研基地等,助推稻城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天文+人文+生態(tài)”全時空旅游目的地。

      小細節(jié)也能做出大貢獻,人人出力,才能共渡難關。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