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7月29日電(記者孫曉輝)中午11點半左右,山東省沂水縣諸葛鎮(zhèn)東河西村76歲的村民郭連芹準時來到“暖心食堂”就餐,餐廳的志愿者主動上前詢問她想吃的菜品。幾分鐘后,盛有炒雞蛋、芹菜炒肉和熱饅頭的餐盤就端到了郭連芹面前。
“人上了年紀就愁著做飯,有時候圖方便做一次飯吃兩天,不好吃還容易壞。在‘暖心食堂’吃這么多菜才花兩塊五毛錢,比自己做飯強多了!”郭連芹說。
山東省沂水縣一處“暖心食堂”。受訪者供圖
去年以來,位于沂蒙老區(qū)的諸葛鎮(zhèn)在黨支部領辦志愿服務隊基礎上,聚焦破解農村老年人“做飯愁、吃飯難”等養(yǎng)老問題,因地制宜建設村黨支部領辦的“暖心食堂”,打通了農村居家養(yǎng)老“最后一公里”。
據(jù)諸葛鎮(zhèn)黨委書記劉濤介紹,為了打造“暖心食堂”,東河西村對村內廢舊小學教室進行改造,并配備了相應的廚具、爐灶、食材儲存加工設施以及消毒設備等,共計投入20余萬元。
“除廚師和面點師外,其余工作人員都來自由村‘兩委’干部、黨員和群眾組成的黨支部領辦志愿服務隊,他們每天分組在‘暖心食堂’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腿腳不便的老年人還可以提供上門送餐服務。”諸葛鎮(zhèn)黨委組織委員、政府副鎮(zhèn)長胡順超說。
山東省沂水縣的志愿服務隊隊員在“暖心食堂”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受訪者供圖
作為沂水縣探索以農村黨支部創(chuàng)辦的具有公益屬性的餐飲服務項目,“暖心食堂”的數(shù)量已經達到23家。今年年底前,沂水縣擁有“暖心食堂”的村居數(shù)將占總村居數(shù)的10%。
許家湖鎮(zhèn)十里堡村專門建設“暖心食堂”無公害果蔬園,從源頭上保證飯菜質量,受到村民一致好評;四十里堡鎮(zhèn)依托村級組織陣地和村內合適場所,高標準打造“暖心食堂”,為村內“三無”、留守老人免費提供愛心午餐;沂城街道解家官莊村的“暖心食堂”為本村70歲以上鰥寡孤獨老人提供一日兩餐的服務……
沂水縣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譚卿表示,目前沂水縣已全面推廣農村黨支部領辦的“暖心食堂”為載體的農村養(yǎng)老模式,結合每月開展的黨建引領“關愛老人·情暖夕陽”寸草心志愿服務,不僅為農村基層養(yǎng)老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模式,而且在全社會營造了孝善敬老的良好氛圍,真正讓在外工作的兒女安心,讓在家養(yǎng)老的父母享福。
編輯:郭成